咨询预约

心理游戏

    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和别人的互动结束在很不舒服的感觉,然后对自己说出类似的话:
    “为什么我老是遇到这一类的事?”
    “为什么又发生这种事?”
    “我想他应该和别人不一样,可是怎么又……”
    你是否因为事情演变成这么痛苦而感到惊讶,但又发现类似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
    如果你有这种经验,用TA的话来说,就是在玩心理游戏。(注一)
就如同球类或棋类游戏,心理游戏也有其规则可循。伯恩是最早注意到心理游戏是可以事先预测的人,他也提出一些方法来分析心理游戏。

两个心理游戏的例子
 
    这里先举两个例子,看看人们是如何玩心理游戏的。
    例一:杰克遇到珍妮,两人陷入热恋并决定同居,刚开始一切都很美好,但过了几个月,好日子似乎过完了,杰克开始忽略珍妮的需要和感觉,不但醉酒晚归,对她大吼大叫,还花她的钱,老是“忘记”还她。
    虽然他这么恶劣,珍妮还是和他在一起,而且他的态度越糟,她就越容忍他。这样持续了三年,珍妮忽然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离开,投向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杰克回家发现一张纸条写着她再也不会回来。他整个人都楞住了,喃喃地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他发狂似地寻找珍妮,求她回到身边,他越求她,她就越严峻地拒绝他,他陷入忧郁、被抛弃、无价值的感觉里,努力想找出是哪里出了差错,难道另一个男人拥有什么他没有的吗?
    奇怪的是,杰克以前曾有过两次同样的经历,每一次他都对自己说:“再也不要这样了。”可是又发生了,而每一次他都有惊讶、被拒绝的感觉。
    杰克所玩的心理游戏叫“踢我吧”(Kick Me)。
    珍妮以前也有同样的经历,认识杰克之前,她曾有过好几个男人,开始时他们都对她很好,可是没多久就变得很恶劣,她都以“小女人”的态度来忍受,但最后就变心,并突然抛弃对方。每次这么做的时候,她都觉得自己无可指责,还带着一点得意,她对自己说:“没错,男人都是这样。”之后,她再和另一个男人发展同样的故事。
    珍妮玩的心理游戏叫“被我逮着了吧,你这个混蛋。”(Now I've Got You,Son of a Bitch,简称NIGYSOB)。
    例二:莫莉是个社会工作者,正和沮丧的案主会谈。
    案主:“发生了很可怕的事,房东把我赶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莫莉(紧蹙双眉):“真是太糟了,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案主(没精打采地):“我不知道。”
    莫莉:“为什么不找报纸看看是否能租到别的房子呢?”
    案主:“这就是问题所在,我没有钱付房租。”
    莫莉:“我可以安排你拿到一些救济金。”
    案主:“你真好,可是我不想接受别人的救济。”
    莫莉:“那我安排你暂时借住青年旅社,直到你找到新的居所为止。”
    案主:“谢谢,可是我心情这么糟,恐怕无法忍受和许多人一起住。”
    莫莉努力想是否有别的办法,可是脑子一片空白。
    案主叹了口气,站起来说:“谢谢你尽力想帮助我。”然后怏怏不乐地走了。
    莫莉自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开始时觉得惊讶,随后觉得无力而沮丧,自己实在不是个好的助人工作者。
    同时,走在街上的案主也对莫莉很生气,他说:“她不是说要帮我忙吗?结果什么忙也帮不了。”
    类似的情形,他们两人过去都发生过很多次,莫莉常想帮助案主,并提出许多建议,可是案主却不接受,使她很不舒服;而这位案主则不断拒绝别人的帮助,并对试图帮助他的人感到生气。
他们两人的心理游戏常常成对出现,莫莉的心理游戏叫“你为什么不……?”(Why Don't You……?),而案主的心理游戏叫“你说的很对,可是…”(Yes,But……)。(注二)
 
心理游戏的典型特征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典型的心理游戏有以下五个特征。
    1.心理游戏是一再重复的。每个人都会一玩再玩自己最熟悉的心理游戏,人物和背景会变,但型态是一样的。
    2.成人自我觉察不到心理游戏的存在。虽然人们一再重复同样的心理游戏,但自己却不自知,要到心理游戏结束时,才会自问:“为什么这种事又发生在我身上?”即使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是自己设计了这样的过程和结局。
    3.心理游戏结束时,主角会体验到扭曲的感觉。
    4.参与心理游戏的人之间会有暧昧的交流。在表面的交流下,传递暧昧的讯息。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找到和自己玩心理游戏相配的人。当案主寻求帮助,而莫莉提供帮助时,他们都以为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可是由结果来看,他们隐藏的动机却是完全不同的,从所传递的“秘密讯息”可以看出他们真正的意图——莫莉是提供帮助却不被人接受,案主是要求别人帮助却又不接受。
5.心理游戏包括一段惊讶或混乱的过程。在这个时候,主角会觉得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有时则是角色互换,如杰克发现珍妮离开,而珍妮则是突然决定离开。
 
心理游戏的公式
 
    伯恩发现心理游戏含有六个阶段的过程(注四),称之为心理游戏的公式(Formula G):
    饵+猎物=反应→转换→混乱→结局
    (Con+Gimmick=Response→Switch→Crossup→Payoff,简写为C+G=R→S→X→P)
    我们把莫莉和她案主的心理游戏放进公式来看,他告诉莫莉自己被房东赶走时,就隐藏了一个饵,意思是“虽然你试着要帮助我,但我不会接受的,哈哈哈。”这时莫莉就成了猎物(伯恩用Gimmick这个字,是指一个人具备某种弱点,容易接受对方的饵),对莫莉来说,她的弱点可能是脑中有个父母讯息:“别人不幸的时候,你必须帮助他”。
    反应阶段包括一连串互动,可能持续几秒钟,也可能延续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年,在这个例子里,莫莉提出了几个建议,而案主一一列举行不通的原因,表面上只是交换了一些信息,但内在却包含了好几次饵加猎物所产生的反应。
    转换则发生在莫莉技穷,案主说“谢谢你试着帮助我”的时候。
    案主离去,莫莉觉得惊讶时,就是所谓混乱的阶段。
两人都以自己习惯的扭曲感觉做结局,莫莉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而沮丧,案主则觉得愤怒。

创建时间:2017-11-23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