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

禁止信息

    根据鲍伯和梅瑞·葛丁夫妇(Bob and Mary Goulding)治疗病人的经验,发现在人们形成负面的早期决定时,有十二个主题占了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把这十二个禁止讯息做了详细的研究。
 
十二种禁止讯息
 
不准活
 
    如果你曾经考虑过自杀,你的脚本里很可能有“不准活”的禁止讯息:同样的,如果你曾经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没有用或是不值得爱的话,你也很可能接受过“不准活”这个讯息。
    说不定你能想起父母亲曾对你说:“小心我宰了你!”或是“我希望从来就没生过你!”这类的话,这些口语的讯息有助于确认这个禁止讯息的存在,但是真正造成影响的,还是在小时候藉着非口语的行为所传递的讯息。
    为什么父母会把“不准活”这种讯息传递给小孩呢?通常是因为父母在自己的儿童自我里,由于小孩的出生而觉得被剥夺或是受到威胁所产生的。也许一个年轻人结婚当爸爸了,当他看到太太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注意力都耗在新生儿时,他可能不自觉地跳回童年的经验,那时他才两岁,家里添了弟弟,于是原先对他的注意和照顾几乎都转移到弟弟身上,就一个两岁的孩子而言,会很担心自己是不是再也得不到足够的注意了,他该怎么把母亲的爱夺回来呢?唯一的希望就是看能不能把小宝宝赶走,最好是宝宝死掉。虽然现在他已经长大成人,却仍然可能把同样的杀人冲动以非口语的方式传达给自己的宝宝。
    另一种情形是,已经有了好几个小孩的母亲,不想再生孩子,却因为家族的压力或是意外怀孕又生了一个小孩,她会在儿童自我里吶喊:“不!不要再有小孩了,我的生活需要变化,我也有自己的需求要满足。”她会把儿童自我的愤怒压抑下来,否认到连自己都不知道,可是却会以很隐微的方式向小孩传达出拒绝他的意思,即便她尽可能满足小孩物质上的需要,却可能从来就不对小孩微笑,或很少和小孩说话。
    如果父母对小孩有身体上或是精神上的虐待,那么“不准活”这个讯息就是很明显地传递出来了。
    在分析脚本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人都有“不准活”这个禁止讯息,乍看之下好像很奇怪,父母怎么会这么常给小孩这种致命的讯息呢?原因是小孩太脆弱了,很容易把各种父母的行为或是外在的事件解读成致命的威胁,而这些行为或事件在大人来看却多半是无关紧要的。还有就是小孩常常分不清自己的行为和欲望有什么差别,比如一个小孩因为嫉妒弟弟妹妹抢走父母的注意力而希望弟弟妹妹死掉,他可能因而认为:“我是个杀人者,我应该死。”由此给自己“不准活”的讯息。
    同样的情形,可能发生在母亲很隐微地向孩子传达“生产的时候我好痛苦”这样的讯息(伯恩称之为“撕裂母亲的脚本”),小孩因此决定:“生产的时候,我害妈妈受伤,可能还差一点害死她,我是个很危险的人,只要我在场,就可能害别人受伤或死掉,所以我活该受伤或死掉。”
    父母还可能说这类的话:“如果不是你的话,我就可以上大学”(或是我就可以出国旅行、就不需要嫁给你爸爸这种烂人等等),这些话也会传递出“不准活”的讯息。
既然“不准活”是这么常见的禁止讯息,为什么没看到大多数人去自杀呢?幸运的是,人对于如何活下去是很有创意的,在早年接受“不准活”这个讯息的小孩,通常会做出复合决定,以避免致命的后果。复合决定的形式是这样的:“我可以继续活下去,只要我……”,后面可以接上各种做法,比如“只要我一直努力工作”或“只要我不和别人亲近”等,本章后段会详细讨论复合决定。
 
不准做你自己
 
    这种禁止讯息可以来自想要男孩,结果却生了女孩的父母,反之亦然。非口语的讯息是“不准做你自己的性别”,这可以从为孩子取的名字看出来,比如说给女孩取名叫招弟、若男,或是给男孩取名叫来妹、若水。也可能是给女儿穿男性化的衣服,或是为儿子穿有花边的衣服,还加个蝴蝶结装饰。长大成人以后,带着这种禁止讯息的人可能会继续在穿着、仪态上像相反的性别。“不准做你自己”的意思也可能是“要像某某孩子”,而父母也可能对老么、男孩比较偏心。排斥自己小孩的父母常常会拿他和别的孩子比,比如:“你看,隔壁的小钱宁已经会骑脚踏车了,好聪明喔,他比你还小一岁耶。”这时父母会抱着自己期待的理想小孩的形象不放,只在真实的孩子符合理想形象的时候,才给小孩正面的回馈,否则就予以漠视。
父母也可能说这样的话:“你就跟你那个不中用的叔叔一模一样。”然后,这个孩子越像那个叔叔的时候,就越容易得到安抚。
 
不准像个小孩子
 
    这也是出于父母的儿童自我觉得受到孩子的威胁,而发出的禁止讯息,但没有严重到希望孩子不存在。父母的儿童自我说:“这里只允许有一个小孩——就是我,可是只要你的举止像个大人,不要像个小孩子,我就容忍你。”小孩较大以后,这种讯息也会经由口语传达出来,例如说:“你已经长大了,不准……”或是“男孩子不准哭”之类的话。
    如果父母自己从来就不被允许表现得像个孩子,看到幼稚的行为就觉得受到威胁的话,也会对小孩传达“不准像个小孩子”的讯息。他们可能是在成长时遇到经济萧条的时期,或是成长在家规非常严格、把价值感都建立在行为的家庭。
    有时长子或独子也会给自己这种禁止讯息,当看到爸爸和妈妈争吵时,独子可能会认为:“这里除了他们就只有我,所以他们吵架一定是因为我的缘故,我应该为此想点办法,最好快点长大,好负起责任。”长子也可能认为自己要负起照顾弟弟和妹妹的责任。
    如果你和小孩子相处时很不自然,很可能就有这种禁止讯息,同样的,如果你在宴会或是类似的欢乐场合,觉得很不自在的话,也可能有这种禁止讯息。“不准觉得好玩”和“不准享乐”可说是类似“不准像个小孩子”的禁止讯息。当然了,并非一定要在儿童自我里才能觉得好玩或是享受乐趣,而是说,如果你在小时候就认为只有小孩才喜欢玩、喜欢乐趣,而你一直都被当成严肃的小大人,那么在你长大以后,有机会好好玩的时候,很容易被拉回以前的决定,而无法放开来尽情地玩。
在有些家庭里,小孩太喜欢玩的话,会被贴上懒惰或是罪恶的标签,因此会有魔术般的信念,认为如果觉得很快乐的时候,就会发生不幸的事,所以要避免不幸,就不能有很快乐的感觉。
 
不准长大
 
    通常是最小的孩子会得到这种禁止讯息。父母在儿童自我里可能希望最小的孩子不要离开家,他们把自己的全部价值都放在自己是不是个好爸爸、好妈妈上面,如果小孩长大离家的话,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再有价值了。另外一种情形是父母自己根本就还像小孩一样不成熟,所以希望“我的小玩伴能留下来陪我”。
    有时可以把“不准长大”解读成“不准离开我”,比如中年女性没有结婚,一直留在家里照顾年迈的母亲,就可能是接受了这种禁止讯息。
“不准长大”有另一种情形是“不准性感”,这通常发生在父亲与女儿之间,在女儿大到开始出现女性的生理特征时,爸爸在儿童自我里害怕自己会对女儿的变化有生理反应,而开始与女儿拉远距离,小女孩可能会解读为不准长大、不准成为性感的女人。
 
不准成功
 
    这个禁止讯息的来源,是出于父母在儿童自我里嫉妒子女的成就。比方一个出身贫苦的父亲,从十五岁就必须工作赚钱,从来没有机会去念大学,现在由于他努力工作而有宽裕的经济能力,付得起学费让孩子念好学校,孩子将来也有机会念大学。
    看到孩子的学业优异,父亲感到为人父母的喜悦,可是却不自觉地在儿童自我里嫉妒子女拥有自己所没有的机会,如果孩子将来功成名就了会怎么样呢?是不是证明他比我好呢?所以虽然在表面上还是一直督促子女努力做好,却会在行为上向子女传递出不准成功的讯息。
在脚本上决定遵守这种禁止讯息的学生,平常会很认真读书,课堂表现也很优秀,可是一到考试就失常了,可能是觉得恐慌而无法考试,或是忘了把最重要的数据带来,甚至可能出现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突然间什么都看不到了)。
 
不准(不准做任何事)
 
    这个总括“不准”的讯息意味着“不准做任何事,不管你做什么事都会有危险,所以你什么都不做是最安全的”。如果有人在长大以后不管做什么都会很犹豫,老觉得一事无成,却又不付诸行动让自己有所改变的话,很可能就是接受了这种脚本讯息。
这种禁止讯息的来源是父母在儿童自我里,老是害怕如果小孩自由自在不受父母约束的话,可能会造成伤害,这种害怕的源由不是出于现实状况,而是出于父母自己的脚本。有这种担心的父母可能会说类似这样的话:“钱宁,去看看你妹妹在干嘛,告诉她不准再弄了。”
 
不准重要
 
    有这种讯息的人被要求接受某种领导角色时,会非常紧张,或是需要面对公众演讲时,思路就枯竭了。在事业上,他如果当幕僚、部属的话,可以表现得很优秀,却会放弃升迁的机会,或是自己搞砸了。类似的禁止讯息是“不准要求你想要的东西”。
这个讯息也是来自父母拒绝孩子的冲动,父母从儿童自我里,以非口语的方式表达:“孩子,只要你了解你和你的需要都不重要,我就容忍你留在这里。”
 
不准有归属感
 
    印度政治家尼赫鲁曾说:“当我和欧洲人在一起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像印度人,可是当我和印度人在一起的时候,又觉得自己像欧洲人。”尼赫鲁很可能从父母接受了不准有归属感的讯息。有这种禁止讯息的人常常觉得无法融入团体,所以很容易被别人视为独来独往或是不擅社交的人。
这个讯息也可能经由属性的方式来传递,比如父母不断告诉孩子他“和别的小孩不一样”、“很害羞”或“能力不好”。父母也可能自己就拙于社交,小孩把父母当成榜样而有这个讯息。也可能是不断要小孩承担别人的过错,或是一直强调小孩很特别,而造成这种禁止讯息。
 
不准亲近
 
    这个禁止讯息的意思通常是指禁止身体的亲近。在这种模式下,父母通常很少触摸彼此,也很少触摸孩子。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指“不要有情绪上的亲近”,常见于家庭里的人彼此都不谈论自己的感受,这种情形还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如果父母老是和小孩保持距离,小孩可能就会给自己不准亲近的讯息。一开始,小孩会一再尝试接近父母,如果一直得不到反应,最后可能会认为被拒绝的感觉太痛苦了,不值得这样寻求彼此的亲近。
    另一种类似的讯息是“不准信赖别人”,这个讯息可能来自父母突然离去或是死亡,由于无法了解父母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因而决定:“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会在我想要的时候在身旁陪我。”如果父母虐待小孩或是欺骗小孩、占小孩的便宜,小孩也很容易接受这个讯息,他会决定:“为了保护我自己,我要离你远远的。”
长大以后如果还带着这些决定,就会老是怀疑别人,即使别人很温暖地接纳他,他也会一直试探看看有没有拒绝他的迹象,如果对方还是接纳他,他可能会一直试探下去,直到破坏彼此的关系,然后说:“我早就知道了。”
 
不准健康(不准正常)
 
    想象这样的情形:父母都很忙,整天在外工作,他们很爱女儿,可是回家以后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好好陪女儿了。
    有一天女儿生病了,妈妈请假在家照顾她,爸爸也表现出平常没有的关怀,睡前还念故事给她听。
    在她精明的小教授里,小女孩暗暗做了结论:“要想得到注意,我就得生病。”父母既不是故意的,也不明白怎么回事,就给了孩子“不准健康”的禁止讯息。如果她长大以后还遵从这个讯息,就会在与别人的关系上出问题,或是在工作不顺利的时候生病。
    有时“不准健康”会以属性的方式传达,比如父母老是告诉亲戚和邻居“这个孩子身体一直不好。”
它的类似讯息“不准正常”,通常是向有精神病的父母或亲人学来的,这种家庭的孩子可能会发现只有自己够疯狂的时候,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在某些特殊的家庭,会以不需说出来大家就知道的规则来传递精神错乱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禁止讯息的影响力会更大。
 
不准思考
    这个讯息的来源可能是出于父母持续地轻视孩子的思考,比如小吉米第一次会写自己的名字时,得意地拿给爸爸看,爸爸却哼着鼻子轻蔑地说:“哼,你以为你很聪明喔!”有时这个讯息是向父母学来的,比如,歇斯底里的母亲会向女儿示范:“女人可以藉着不讲理、闹情绪,而从男人那儿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讯息还可能传达了这种意思:“你可以注意任何事情,就是不要管眼前遇到的问题。”
    成人如果仍然遵守这个讯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会表现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老是为了遇到问题而觉得很不舒服,却不好好思考该如何解决问题。
它有两种类似的讯息:“不准思考某件事(某件事可能是指性、金钱等)”和“不准照你的想法,而要照我的想法”。
 
不准有感觉
 
    如果父母的感觉都隐藏起来的话,小孩就会学到“不准有感觉”。有时候在一个家庭里可能会限制所有的感觉都不能表达,但大部分情形下,只会限制某些特定的感觉,而允许其他感觉——“不准觉得生气”、“不准觉得害怕”等等的表达。
    有时候这个讯息会被解读为“可以有某种感觉,但是不能表现出来”。有时候这个讯息会更强烈,连感觉都不能有。比如,小男孩常常反复被提醒“男孩不准哭”,或是“要坚强一点”,这些话隐含的意思就是“不准觉得伤心”、“不准觉得害怕”。
    在有些家庭里,“不准有感觉”的意思是指“不准有身体的感觉”。这种禁止讯息来自婴儿很小的时候,如果讯息很强烈的话,成人以后会造成某些很严重的问题,例如被禁止有饥饿感的小孩,长大后可能发展出厌食症,有些沟通分析师认为某些精神病的根源就是“不准有身体的感觉”这个禁止讯息。
有些父母会传递这样的讯息:“不准照你的感觉,要照我的感觉。”比如母亲对小孩说:“我饿了,你想吃什么?”或是“我好冷,你把毛衣穿起来。”

创建时间:2017-11-23 14:27